时间:2022-11-24 01:20:21 | 浏览:832
“经营之神”稻盛和夫一生经历过多次危机,譬如石油危机、经济泡沫破裂危机、互联网泡沫破裂的危机、美国次贷危机。
多次危机非但没有将其打倒,反而让他成功创办两家世界500强。
2010年之际,稻盛和夫临危受命,拯救濒临破产的日航。
在稻盛和夫的领导下,不但当年实现扭亏为盈,而且重新上市。
这不能不说是世界企业经营史上的“神话”。
稻盛和夫的力挽狂澜,在振奋人心之余,更为重要的是给世界留下一笔精神财富。
让我们重新认识,每一次变局之下,企业都可以在逆境中谋取更大的发展。
一家企业,如何在不确定性增加的未来,寻找高质量发展?
这是后疫情时代,所有企业都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
01
靓眼成绩
疫情导致物流运输不畅,叠加原材料上涨,这对奶制品行业发展的整体环境并不友好。
根据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乳制品制作企业产量1510.9万吨,同比增长1%。
乳制品承压之际,又恰逢中期大考,市场拿着放大镜观察各家如何破局。
在一份财报里,伊利给行业带来了不一样的惊喜。
中报显示,伊利实现营业总收入634.63亿元,同比增长12.31%,净利润61.39亿元,同比增长15.40%。
在不确定形势之下,伊利依然实现逆势高位增长,再创历史新高。
这也诠释了伊利业务结构的强大韧性,以及核心资产的抗风险能力。
细看产品结构,伊利不论是增速,还是市场份额都给出了靓眼成绩。
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增速位居行业领先地位,成人奶粉稳居细分市场领先地位;
奶酪业务增速超40%实现跨越式增长;
液体奶市场份额第一,优势持续扩大;
冷饮增速31.71%,增速行业第一,市场份额连续28年领先。
在不久前荷兰合作银行公布的全球乳业榜单中,伊利连续第3年稳居“全球乳业五强”,不仅是五强中唯一中国乳企,更以31.7%的增速成为全球乳业20强中增长最快的企业,作为亚洲乳业代表加速冲击全球乳业巅峰。
中国乳业开始显现出“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
行业梯队加速分化,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差距持续拉大。
与同行对比,伊利稳坐“一超”段位,与竞品持续拉开距离。
今年上半年,竞品营收为477亿。伊利遥遥领先竞品超150亿元,差距从去年的25%大幅拉开至33%。
而在净利润方面,伊利也是61.39亿元,同样远高于竞品净利润的36.43亿元。
细看之下,这36.43亿还包括了金融负债公允值收入7.7亿,和售出子公司2.4亿。
数据已经证明“一超”的含金量,其已成为兼顾确定性和增长性都极强的稀缺标地。
很显然,这份成绩单足以说明伊利抗住了这次“压力测试”,并且表现超出市场预期。
02
企业内生力
一边是行业整体承压,一边是龙头逆境增长。
令人不禁好奇,千亿吨位的巨无霸,为何能跑出加速度?
超强的品质力,是赢得消费者认可的不二法门。
品质力,简简单单三个字,看似轻松。
可背后却极其复杂,涵盖甚广,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要想做到高品质,需要有对全域生产的绝对把控力,这必然绕不开“奶源”关键。
得奶源者得天下”早已成为中国乳业共识。
优质奶源更是稀缺,各企业都在不断加码布局。
前路越是艰难,越是要拿出攀登的勇气与毅力。
伊利已经通过自有奶源和合作奶源方式形成了极大的奶源优势。
目前牧场覆盖了国内、新西兰、荷兰、澳大利亚等全球“黄金奶源带”,为产品品质、质量保驾护航。
其中,金领冠有机塞纳牧婴幼儿配方奶粉就是佐证之一。
在奶源方面,臻选0.1%有机A2奶源。
在品质方面,获得了中国、欧盟双重有机认证,奶源品质极高。
品质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如何让产品触达更多的消费者,如何开拓新市场才是企业增长的动力。
具体来看,伊利是新兴和传统渠道两手抓。
两者结合到底有多强的渗透力?
哪怕你远在乡村小卖部,亦或者是不起眼的街边小店,都有伊利的身影。
哪怕是成立伊始的电商平台,手指轻触之间,消费者可以秒下单。
消费者触手可及的背后,反映的是伊利无敌的资源整合能力,将渠道、物流、配送高效地整合在一起。
此外,资源整合能力也为企业走出海外增添助力。
在疫情及海外经济通胀影响下,企业通过持续优化全球供应链网络布局,有效保障了产品、物料的及时供给交付。
目前,伊利实现了国内与东南亚、新西兰基地间的高效联动,当期公司国际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8%。
由于新零售渠道以及线上电商平台满足了疫情当下消费者的近场化消费需求,通过渠道拓展和数字化转型,也为乳企带来更多业务增长机会。
归根结底,品质是“壹”,是万丈高楼平地起的根基。
而超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以及海外开拓能力,成为了无数个“零”。
这套打法可称之为“黄金三角”,让企业的内生力具有长期稳定性。
“黄金三角”构建起盈利堡垒,成为企业溢价的基石。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2日收盘,伊利PE(TTM)估值为22.80倍。
较行业第二名来讲,可以看出资本市场已经开始给到伊利更高的龙头溢价,估值端有望打开新一轮上升通道。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03
新机遇
从流淌的“乳与蜜之地”,到穿梭欧亚大陆的“白色丝绸之路”,牛奶的历史源远流长。
牛奶是人们日常健康营养摄取的重要来源。
伊利至今已有五十余年的历史,可以说伊利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居民牛奶摄入量的历史。
我国人均饮奶量已从二十年前的不足6kg,提高到25kg,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人均饮奶量已达50多公斤。
饶是如此,我国人均乳制品年消费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3kg,仅占欧美国家人均年消费量220kg的1/10。
日、韩人均年消费量100kg以上水平,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人均年消费量144kg。
很显然,我国人均饮奶量与世界人均还有很大差距。
所以,我国乳制品市场还有巨大发展潜力。
需要注意的是,乳制品行业并非没有挑战。
国家卫健委党组在《求是》杂志刊登署名为“中共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的文章中指出:
随着长期累积的人口负增长势能进一步释放,我国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十四五”期间将进入负增长阶段。
作为从业者,历史趋势的确不容人的客观意志为转移,但不意味着放弃作为,一味躺平。
每一个变局之下,都孕育新的机遇。
既然“少子化”不可避免,那么加快产品创新的节奏和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覆盖,就显得刻不容缓。
这一点,可以看出伊利“产品覆盖全人群”的战略方向,极具前瞻性。
伊利正在加快新产品实现超预期增长,营业收入占比保持在12.48%以上,为业务持续增长贡献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近几年来,伊利着力布局大健康产业,以多元化的产品服务消费者。
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伊利不断生产满足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营养健康产品。
研发的舒化奶让乳糖不耐人群能够享受到牛奶的美味与营养;
金典有机奶迎合了人们对高品质健康食品的消费趋势;
植选豆乳满足人们对植物性蛋白的健康营养需求……
作为行业的引领者,伊利始终以消费需求为导向,持续通过产品创新与升级改良,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04
结语
预警,从来都不是放弃的借口。
每一次不确定性,都在孕育新的机会。
企业的生命力,就在于不屈于现实困难,并找到新的确定性。
伊利,每一次对品质的坚守、每一次开拓和研发,都是对生命的尊重。
因为我们知道,每一个生命都要被滋养,每一个家庭都要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