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4 03:04:30 | 浏览:1103
编辑导语:伊利的业绩增长逻辑还在吗?
图/百度百科
10月28日,乳企巨头伊利,这一和茅台齐名的白马股,消费领域的代表型股票,开盘即出现罕见的大跳水,其后被死死按在跌停板上,当日股价报收于25.88元/股,创下44个月新低。
股价闪崩的原因在于业绩失速。就在前一晚,伊利发布了三季报,而这份业绩报告无疑是不及预期且令市场失望的,不仅营收创过去5年最低增速,净利润更是同比大幅下滑26%,创下过去10年中净利润下滑记录。
尽管伊利火速推出大手笔回购,试图提振市场信心,但截至31日,其跌势依然难止,盘中跌幅一度达5%。
如此情形,让人不禁疑惑:作为全国最大的乳企,伊利究竟是怎么了?
业绩失速大幅滑坡
10月27日晚间,伊利披露今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三季度实现营收302.87亿元,同比增长6.72%;归属净利润19.2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6.46%;扣非净利润16.93亿元,同比下降33.27%。
通过历史数据对比,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伊利此次业绩滑坡的严重性。
如果剔除疫情刚爆发时的2020年一季度数据,今年三季度,伊利的营收是自2017年二季度以来的最低增速,净利润则创下过去10年内最大的季度跌幅。
从业务结构上来看,虽然奶粉及奶制品和冷饮产品等产品取得一定增长,但奶粉的高速增长源于澳优的并表,而这些业务体量相对较小,主营业务液体乳是营收来源的大头,却出现了同比下降。
增收不增利的原因,主要是营业成本的增速高于营收增速,今年前三季度,伊利的营业成本占营收的比重,已经增至67%,费用上升和营业成本的增长,导致利润被侵蚀。
此外,伊利的毛利率也出现明显下滑,由上年同期的35.62%,降至今年三季度的30.77%。
对于净利大降,伊利在财报中指出,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第三季度销售费用投入较同期增加使得净利润减少,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使得非经常性损益较同期增加,二者共同影响第三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减少。
另需注意的是,三季报显示,伊利的应收账款增长了31.31%,存货一举增长106.71%,创出历史新高。
在乳品行业市场竞争白热化,以及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影响的背景下,考验的就是企业的经营韧性,而身为千亿营收的行业绝对头部,伊利在承压之下似乎已经有点不堪其重。
市场未恢复需求疲软
由于股价跳空创下新低,伊利不得不下场救市,给市场传递信心。
10月30日晚间,伊利股份披露公告称,公司拟以不低于10亿元(含)且不超过20亿元(含)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46.83元/股。
伊利对此次回购的意图对外解释称,近期公司股票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公司投资价值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
事实上,伊利从2021年1月中旬创造出了它的阶段性的高点51.85元之后,其股票价格开始持续性的阴跌。到今年10月,已经连续下跌了11个月的时间,股价接近腰斩。
那么,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结合其经营现状,伊利是否存在被低估的情况,资本出逃究竟是出于恐慌,还是不看好伊利未来的发展?
三季报披露后,一些券商开始下调伊利股份盈利预期。
招商证券下调其盈利预期时认为,伊利股份Q3收入同比增长6.66%,液态奶拖累整体表现,奶粉、奶酪、冷饮等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利润端毛利率保持平稳,费用投放加大导致净利率下滑。
申万宏源证券也表示,考虑今年疫情下乳制品行业需求承压,下调该公司盈利预测。
可以看出,这些券商在下调其盈利预期时,都把目光指向了市场需求疲软,由此直接把影响传导到了伊利这个乳企巨头。
要知道,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国内的疫情还将持续影响市场,消费大环境短期内并不会迅速回暖恢复,这对于伊利今后的业绩,以及股价的回升,都是极大的不利因素。
增长逻辑面临挑战
最为外界关注的是,在疫情及消费偏弱等外在因素扰动下,伊利的业绩增长逻辑还在吗?
首先,对于伊利,最大的担忧应该是来自液体乳收入增长的停滞。今年前三季度,伊利最大的营收来源液体乳,出现收入同比下滑。尤其在第三季度,液体乳收入下滑幅度接近5%。
伊利解释称是由于液体乳动销变弱导致。但并不是一个好信号,因为虽然目前乳业仍呈现寡头竞争格局,但区域乳企亦在重点区域强化自身优势及消费者粘性,随着认养一头牛等新贵上市,新兴品牌的市场争夺也不容忽视。
比如在酸奶领域,曾经的光明、伊利和蒙牛占据了酸奶市场大半个江山,可最近这些老牌酸奶销量却频频受挫。据统计,2021年酸奶市场销售份额占比最高的三个品牌分别为卡士、简爱以及北海牧场,光明、伊利和蒙牛则分别位于第五、第六和第九,业绩大幅下滑,市场遭到侵占。
再来看伊利的“第二增长曲线”。作为三个类目中增速最快的奶粉及奶制品,伊利透露了奶粉和奶酪品类的最新进展。其表示,当前整个奶粉行业还是个位数下降,明年也有继续负增长的可能。
也就是说,随着国内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奶粉行业竞争加剧,伊利想要从飞鹤等奶粉企业手中抢夺市场份额,难度可想而知。
虽然伊利业绩增速持续放缓,第三季度出现同比大幅下滑,伊利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仍表示“不改全年利润率、不下降目标”,2022年全年营收目标为1296亿元。此外,伊利重申了到2025年实现9%-10%净利润率的目标。
2020年,伊利首次成为全球乳业第五,当年董事长潘刚定下了伊利的中长期发展战略:2025年挺进“全球乳业前三”,2030年登顶全球乳业第一。
不论是伊利的短期目标,还是长期目标,都是建立在每一个阶段的增长基础上。在充满挑战的第四季度,伊利的业绩表现显得至关重要,氢财经也将持续关注。
柴米油盐酱醋茶,老百姓开门七件事。海天味业作为中国调味品行业的行业龙头,连续多年调味品的产销量及收入位列行业第一,其业绩与股价也同比例上涨,号称酱中茅台。2021年3月31日,其公告了2020年度的财务报告,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其财务情况:一
国内安防龙头企业海康威视(002415)10月29日接受AA投资、安信基金等机构调研,公司就经营情况以及投资者关心的问题给予了回应。净利润首现负增长三季度同比下降超三成公开资料显示,海康威视连续8年蝉联视频监控行业的全球第一,其占有率在国内
中证财讯 海康威视(002415)4月16日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14.20亿元,同比增长28.21%;归母净利润168.00亿元,同比增长25.51%;扣非净利润164.45亿元,同比增长28.42%;经营活动产生的
记者 | 沈溦1月11日晚间,国内硅业巨头合盛硅业(603260.SH)披露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1年净利为85亿元-87亿元,同比增505.28%到519.52%。同期,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后的净利润8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李鑫鑫,李梦鹇近期对伊利股份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伊利股份:业绩短期承压,期待环比改善》,本报告对伊利股份给出买入评级,认为其目标价位为43.00元,当前股价为28.16元,预期上涨幅度为52.7%。伊利股份(60
伊利股份2022年10月28日在三季度报告中披露,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48.09万户,较上期(2022年6月30日)增加6.73万户,增幅达16.26%。伊利股份股东户数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
金融界股票8月17日讯 今日伊利股份开盘报17.85元,截止收盘,该股涨3.83%报18.45元,当日振幅为4.39%,换手2.13%,成交金额为23.3亿元。5日内涨幅为1.74%。8月17日该股净流入金额1.65亿元,主力净流入1.39
华新水泥2022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43.89亿元,同比下降2.41%;归母净利润15.87亿元,同比下降34.92%;扣非净利润15.36亿元,同比下降35.89%;其中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78.58亿元,同比下降8
福建水泥2022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1.93亿元,同比下降19.21%;归母净利润-8842.2万元,同比下降141.27%;扣非净利润-9547.23万元,同比下降146.82%;其中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6.79亿元
来源:【深圳商报-读创】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李耿光随着A股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度业绩披露,一批新冠疫苗相关的上市制药企业纷纷交出亮丽的成绩单。去年底以来的十倍大牛股——九安医疗2021年净利同比增274.96%,2022年一季度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