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4 02:07:41 | 浏览:631
不知为何,近日网上开始流行一篇文章,题目名为《深扒蒙牛伊利六大罪状,媒体不敢说,那就我来说》,这篇文章指出中国两个乳业航母的6大罪状(以下简称“网红文章”)。虽然网红文章被封,作者被公关,而且乳业协会还发表了“辟谣声明”。但一时间,原本风平浪静多年的乳品行业,再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回顾乳业发展历史上的几次重大安全事件,确实很不光彩。从03年的大头娃娃,再到08年的三聚氰胺,这是2010年以前,乳品行业最为刺痛消费者心理的两件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即使在今年5月,我们看到湖南“大头娃娃”事件,虽然官方多次说明与三聚氰胺无关,其实是经销商的恶意欺骗问题,但是消费者为此曾一度恐慌,担心三聚氰胺食品安全事件的再现,足以见得民众被伤的有多深!
网红文章主旨是指责六大罪状,而且罗列的现象很多,看似有理有据。但是其实缺乏对事物本质的研究,停留表面大作文章,带动观众情绪集体讨伐。当然这是网红文章的套路做法,无可厚非。那么民众还需要知晓真相吗,这还重要吗?
答案是:重要!笔者就网红文章提到的主要四点问题做说明,不是给乳企洗白,只是希望大众不被网红文章情绪带节奏,大家一起来探讨事情真相。
文/小汤说新消费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涉及的企业名单
三聚氰胺事件是乳业的耻辱,这一点毫无疑问。这件事要铭记,是时刻插在整个乳品行业上心头的尖刀,起到警醒的作用。但绝不是时不时被拿出来指责和嘲讽乳品企业的工具。作者在网红文章中再次提及三聚氰胺事件,应该算是旧账新算,首先两家乳企做过的错事,肯定是要承认的,而且责无旁贷。
但这是08年的事件,12年后的今天,文章作者在2020年拿出来再度讲事,明显是为了调动读者情绪,因为这件事是消费者永远的痛,是行业永远的痛。是不是哪个作者哪天心情不好了,都可以拿出来说事。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鼓励企业知耻而后勇,但不是在它发展的路上一直泼冷水,指责谩骂能宣泄情绪可以一时爽,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更何况三聚氰胺事件本身涉及除了三鹿等大型全国性企业,大部分还涉及的就是广大地方国产乳企,而这些地方企业却是作者在后文中鼓吹产品口感更好的生厂商,但对他们当年同样出现的品质问题却避而不谈,明显有失偏颇。
结论:指责罪状是表象,带动情绪是目的。
标准制定的流程中有邀请必要的企业的参与讨论和制定。比如今年5月推出的儿童零食标准也是由零食大佬良品铺子主导,但这绝不是说儿童零食行业的标准就被企业绑架了。“一流的企业做标准”,能够参与标准的制定,是企业的无上荣誉。
在中国,任何一个标准都是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的。既符合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又能有效促进行业公平、有序发展,我国对国家标准制定程序有着严格的规定。多年来,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广泛论证的国家标准制定模式,也为中国经济稳健而高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0年出台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同样经过了长时间的科学论证及市场实践,即保障了全民健康,也促进了中国乳业的发展。作为国家标准制定的环节之一,企业参与仅仅是为后续专家、主管部门的工作提供部分参考意见。
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是几十位相关领域顶级专家及权威主管部门。由农业部、卫生部两部委共同参与的国家标准,竟然被某个企业所主导,这样的奇幻场景恐怕很难发生在中国的现实中。
蒙牛纯牛奶
伊利纯牛奶
多年过去了,如今普通牛奶产品实际指标早已超过欧美3.0g蛋白标准,但是国标的更新也是由社会综合因素考虑和时间周期性考虑。
结论:标准降低是事实,标准制定是社会多重因素的考虑结果,但是作为企业“绑架”国家部委还没那资格!
巴氏奶和常温奶之争。其实类似的争论在食品行业是普遍的现象。如果只从食品科学理论角度讲,其实是最简单的。食品毫无疑问需要最大程度保证新鲜和营养,但是从社会实际角度讲新鲜和营养永远是相对的。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供应量充足的矛盾。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在国际上一直有争论,各个国家的态度也不一致。但是当你考虑广大贫困人口和还处在饥饿的老百姓相比,能够通过转基因食品填饱肚子,食物品种丰富一些,满足营养需求,这一点比当下什么问题都重要。如果这个时候你还在等转基因的安全问题彻底研究清楚,恐怕伤害会更大。
现场烘焙的短保面包
袋装的工业加工蛋糕保质期更长
短保的糕点和包装糕点,口感和添加剂情况高下立判,但是是不是说国家就应该限制包装糕点的生产了呢?显然不是,包装的糕点便于运输,工厂化生产安全更有有保证,个人方便携带,是有很大市场需求的。
巴氏奶保留营养多但是对运输储藏条件要求苛刻,运输半径100公里为宜。常温奶保质期长可以长距离供应多地。如果比营养巴氏奶保留更多,但是如果运输保存不当更容易出问题,毕竟在冷链运输的情况下,保质期一般也就2-3天以内。如果比安全保障,肯定常温奶更胜一筹,生产运输全程封闭。所以如果刻意鼓励巴氏奶,甚至鼓动说常温奶就是不好,相信中国很多地方的人可能根本喝不到牛奶,因为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奶牛产牛的。
结论:中国社会市场整体在升级但是又是极度多元化的,无论是巴氏奶还是常温奶都是市场多样化需求的产物。如果只谈营养的保留率忽视供应链忽视社会的实际多样需求,那是会带来灾难性结果的。
小企业的质量安全问题不具备媒体效应,报道较少不代表出现问题的就少,而且地方乳企比全国性品牌在其自己的地盘上更有资源优势。正所谓“强龙斗不过地头蛇”,很多问题估计也会不了了之。
营销投入是企业正常行为,和销售规模和地域范围相关。地方企业销售少,销售区域局限,所有广告投入都在地方上,当然没有你看的全国品牌广告那么多。食品行业营销投入是常态。它是由行业属性决定的:同质化、面向c端,高频次。
“六大罪状”是对蒙牛伊利情绪的发泄,但你其实被蒙蔽了以上四个真相!
关注小汤说新消费,洞察新消费,掌握新知识。
投资者对股市的悲观情绪已减弱美国银行策略师哈特尼特(MichaelHartnett)团队在报告中写道,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增长和利润前景预期已从上个月触及的历史低点反弹。投资者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据美国银行的数据,参与调查的基金经理们预计,未来12个月,成长型股票的表现将超过所谓价值股,这是自2020年8月以来的首次。
小盘股成市场新宠ETF或对散户更友好“我是去年进入大盘的,因为有一些闲钱,就想着要把它‘滚’起来,但无奈银行理财产品的利率实在太低了,我就跟着一个还算资深的股民朋友学着投资。余益表示,其实引起市场波动的因素有很多,尤其在流动性充裕的二级市场,但有些波动对于投资者所持有的资产未来创造现金流的能力并无影响,即便有些产生了影响,因其真实影响程度与价格波动有偏差,这往往是超额收益的来源。
截至8月11日的一周,共有250位机构投资者参与了调查,他们管理的资产合计达到7,520亿美元。沃顿商学院教授:若美联储将利率提高至4%或更高,市场将再度下跌沃顿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杰里米-西格尔(JeremySiegel)周二表示,2022年下半年看起来对美国股市有利,但如果美联储决定将利率提高到4%或更高,市场将跌破6月创下的低点。
上周五,美国银行发布的最新资金流向报告显示,美国投资者正涌入股票和债券,意味着随着当前通胀有见顶的迹象,投资者们押注美联储将尽快结束加息周期,以避免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相关阅读:美银:投资者正押注美联储会尽快结束加息,资金涌入股票和债券市场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周五发布的数据反映了市场情绪的转变:过去一周,科技股出现了大约两个月以来的最大流入量,而用于对冲通胀的国债通胀保值证券(TIPS),连续第五周流出。
今年一季度的市场大幅震荡让不少基金遭遇了“瘦身”,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净值下滑,同时,投资者持有的份额也环比出现了减少,这其中包括业内一些明星产品。目前市场的情绪较为低迷,一方面,A股正在经历十四年前相似的“3000点保卫战”,另一方面,基金业。
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很大,特别是教育的“内卷”,让很多学生出现了厌学的现象,也让家长感到头疼。“很多家长都在咆哮式育儿,经常会听到家长类似‘我们为了你这么努力,你生活条件那么好却不好好上学’的吼叫。”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刘丹在第
陈女士一天查看家中监控时,意外发现了自己为8个月大的孩子所雇佣的育儿嫂扇打孩子的证据。监控中,这名育儿嫂仅仅因为孩子半夜苏醒,就对8个月的孩子下狠手,陈女士表示不能接受。近日,湖北武汉的宝妈陈女士控诉育儿嫂的视频被很多网友关注。
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句话从某种意义上是有一定道理的,七岁之前是孩子性格养成、观念形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李玫瑾
在中国首档大型育儿亲子真人秀节目《超级育儿师》中,有一个叫默睿的男孩,他的家庭真的很让人心痛:妈妈胳膊被咬的伤口他的情绪很容易失控,当他生起气来,会控制不住地狂躁,暴怒,不讲道理,对妈妈拉拉扯扯,甚至发展到咬人、打人的地步。而她的妈妈,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