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9 16:11:05 | 浏览:12
文丨中童传媒记者 风月
追赶,从外围开始
前不久,飞鹤发布了国际首个母乳低聚糖(HMO)检测团体标准,全称为《婴幼儿配方乳粉中7种母乳低聚糖含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法》,填补了HMO检测的空白。
此前,国外的HMO已经实现了工业化条件下的大规模生产,HMO 奶粉也早在2015年海外上市。
不可否认的是,从DHA,OPO,乳铁蛋白,到今天的HMO,这些明星营养元素分,几乎都是外企研发出来的,外企推广成功的。我国在婴配粉的核心成分研发这部分,一直是相对落后的。
那飞鹤发布HMO检测标准就没有价值吗?
非也。
2022年1月,科技部批准建设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科学家们在研究了婴配食品行业形势后,总结出了我们自己的六大科研方向,检测标准就位列其中:
1.系统掌握宝宝的营养需求,包括过敏等特殊体质的宝宝——这是搞清楚中国宝宝需要什么营养;
2.深度探索母乳组成模式,完善母乳成分图谱——这是搞清楚中国宝妈的母乳里有什么;
3.大规模采集母乳成分数据,阐释不同组合状态下成分的不同作用——这是搞清楚不同配方里,母乳成分都起什么作用;
4.建立原料成分分子级(甚至更小单位)的全分离技术,实现成分的自主创制——这是研发出大规模低成本生产特定营养元素的技术;
5.加强成分检测方法的研发,建立精准质量评价体系——这是这次飞鹤在干的事;
6.创新加工工艺,能够最大程度保留营养的活性——这是生产工艺上,降低高温灭菌和喷粉对营养活性的影响。
可以看出,六大科研方向,第五条就是检测标准,是很有价值的。
当然,重要性倒数第二。毕竟,要先找到HMO,确定它的功用和价值,研发出规模化生产的技术,有了商品化的可能性,检测才有商业上的意义。
在婴配粉的核心成分研发上,我们是学生,一直在努力学习。但中国的哪次追赶,不是从边缘和外围地带开始的呢?
HMO检测是一次很好的尝试,是追赶学习中必走通的一个环节。这次研究也为飞鹤积累了相关经验。
实际上,飞鹤正在逐步加大科研投入。2022年达到4.93亿元。飞鹤的母乳数据库已纳入样本2115个,共发表 SCI论文8篇及中文核心期刊文章3篇,内容涉及母乳营养及配方粉研究等。
下一个升级议题
实际上,飞鹤这次HMO检测标准的成功,只是本土婴配粉企业开始在研发上发力的一个缩影。最近几年,诸多本土企业,如飞鹤、伊利、三元、光明、合生元,都在布局研发。
早在2003年,伊利就已着手在全国范围内采集母乳数据,2005年成立中国第一个专业的省级乳业研究机构——内蒙古乳业研究院,2007年建成中国首个企业母乳研究数据库。从2003年至2022年,伊利采集了近千万条母乳数据,涉及20个省市自治区52个市县18700余种成分。
在这场漫长的数据搜集过程中,配套的研究伊利也没落下。研究成果包括核苷酸在婴幼儿成长初期很重要、中国妈妈母乳中的核苷酸和国外的不太一样,还研究出了α-乳清蛋白和β-酪蛋白在母乳中的含量。
这一切都为日后贴合母乳的金领冠系列产品上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2年前三季度,伊利的研发投入接近5.33亿元。
三元则拥有“国家奶牛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母婴乳品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也有建立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饮食特点的母乳数据库。
近期,三元依托两大平台的科研资源,推出了“中国母乳组学队列研究”白皮书,从分子级详细解析了中国母乳组成,并给出了一些成分的制备标准和工艺。
光明不遑多让。
2011年,光明成立了乳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原料奶(牛奶)的安全检测和母乳的成分,研究成果包括《原料乳质量安全分析与控制技术》、《母乳营养功能组分研究及婴幼儿全营养膳食类食品的研究开发》等。
2021年,同样基于大范围的母乳成分调研,光明推出了培儿贝瑞婴幼儿配方奶粉,该产品配方实现了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的精细化配比。
资料显示,2022年光明乳业在研发费用投入方面近1亿元。
合生元建有营养与护理研究院,最近发现了乳桥蛋白LPN对宝宝免疫功能的作用,推出了主打乳桥蛋白LPN的合生元派星奶粉,还有一系列乳桥蛋白LPN的营养品。
2022年,合生元母企健合集团公布财报显示,研发投入2350万美元。
今年,合生元联合中国营养学会开展了《牛乳与山羊乳中乳桥蛋白的比较研究》,还开展了400份中国母乳乳桥蛋白LPN研究,其研究成果均获得了国际权威期刊的认可。
有消息称,合生元今年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继续深耕母乳成分研究和婴配粉成分创新。
这五家企业或早或晚都在布局和发力婴配粉核心研发领域,目标是研发出适合中国宝宝的婴配粉,在中国市场,拿回婴配粉行业的话语权。
奶粉新政意在推动本土婴配粉企业在生产硬件软件上的升级,经过2轮注册制外加今年的新国标,已经取得相当的成绩,足以告一段落,而下一阶段的婴配粉产业升级,和商业上的差异化竞争,巨头们已经设置下了新的议题。
文丨中童传媒记者 风月追赶,从外围开始前不久,飞鹤发布了国际首个母乳低聚糖(HMO)检测团体标准,全称为《婴幼儿配方乳粉中7种母乳低聚糖含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法》,填补了HMO检测的空白。此前,国外的HMO已经实现了工业化条件下的大规模生
2022年11月16日0时至24时,广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75例,在隔离观察、密接或闭环管理重点人员筛查中发现;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486例,其中8470例在隔离观察、密接、高风险区域或闭环管理重点人员筛查中发现,16例在社区筛查、主动就
2022年11月16日0时至24时,全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75例,在隔离观察、密接或闭环管理重点人员筛查中发现;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486例,其中8470例在隔离观察、密接、高风险区域或闭环管理重点人员筛查中发现,16例在社区筛查、主动就
2022年11月16日0时至24时,广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75例,在隔离观察、密接或闭环管理重点人员筛查中发现;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486例,其中8470例在隔离观察、密接、高风险区域或闭环管理重点人员筛查中发现,16例在社区筛查、主动就
来源:广州卫健委 2022年11月16日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情况2022年11月16日0时至24时,全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75例,在隔离观察、密接或闭环管理重点人员筛查中发现;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486例,其中8470例在隔离观察、密接、高
2022年11月16日0时至24时,全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75例,在隔离观察、密接或闭环管理重点人员筛查中发现;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486例,其中8470例在隔离观察、密接、高风险区域或闭环管理重点人员筛查中发现,16例在社区筛查、主动就
2022年11月16日0时至24时,广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75例,在隔离观察、密接或闭环管理重点人员筛查中发现;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486例,其中8470例在隔离观察、密接、高风险区域或闭环管理重点人员筛查中发现,16例在社区筛查、主动就
给宝宝选择奶粉的时候,妈妈们都偏爱伊利这样有实力的大品牌奶粉,给宝宝喝起来更放心,那么伊利奶粉哪个系列好呢?伊利金领冠集合了伊利19年中国宝宝营养研究的最新成果(时间截止2021年12月31日)和多项核心专利,品质有保障,更懂妈妈的心。截至
随着A2概念的流行,为了抢占更多市场,近几年各大乳企纷纷推出A2奶粉,做为国产乳企头部的两大乳企自然也不例外。星飞帆和珍护做为飞鹤和伊利旗下的重要大单品,相继推出了A2系列,有研究表明,与普通奶粉中的A1-β酪蛋白对比,A2-β酪蛋白与母乳
今天在知乎上刷到一个关于国产奶粉价格贵的问题,看了一圈答案,部分高赞答主报的都是奶粉的原价,如果有宝妈拿这些分享奶粉来选择奶粉,那国产奶粉几乎全线阵亡!这样的死法国产奶粉太亏了。我是奶粉店员工,说一下奶粉店真实的现象吧。店里主打国产奶粉,国
奶粉智库致力于为1亿宝妈及从业者解读每一款奶粉,欢迎查看奶粉智库评测系列文章!今天我们选择了9款国产奶粉,多维度为您解读不同奶粉的特点!如果这篇文章没有您想了解的产品,一定要在文末留言哦!本次评测的9款奶粉包括:伊利金领冠菁护、飞鹤臻爱飞帆
随着4月的结束,2022年年报发布也落下了帷幕,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光明乳业、飞鹤等32家上市/挂牌乳企,纷纷交出了2022年的“成绩单”。2022年,各家乳企的营收情况如何?乳业资讯网对这些上市乳企的营收数据进行了统计,一起来看看吧~伊利
10月初,有消息称伊利有意收购澳优股权。10月12日上午,澳优突然宣布短暂停牌,且公告涉及“收购”“合并”相关字眼。该消息一出,有投资者立即联想到上述收购传闻。今年以来,婴幼儿配方羊奶粉市场可谓消息不断。5月,澳优旗下羊奶粉头部品牌佳贝艾特
近两年,母婴行业竞争加剧,奶粉品牌不断抢工厂、抢配方、抢渠道、抢新客……,激烈的争夺战在上下游不断上演。对于门店或者消费者而言,品牌在上游的竞争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在二次配方注册和新国标的契机下,乳企的产品上新层出不穷。奶粉圈&奶粉智库统
2020年7月3日,北京消费者协会在其官网发布了10款幼儿配方奶粉风味测评情况报告。然而有意思的是,这份报告在发出去没过多久,很快北京消协官网就找不到了。至于具体是何种原因不清楚,不过当时有消息称:“此事与测评结果不理想的企业有关”。今年